“千万别买消费型的保险,保费一点都不便宜,一年好几千,到期一分钱都拿不回来,都打水漂了……你不如多花一点钱买份返还型的保险,有病给钱没病返本,前期保重疾后期管养老,你一分钱不用花,用参考利息就可以保障前半生的健康和后半生的养老”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返还型保险更靠谱呢?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确实没错,你损失的只是一些“参考利息”而已,“参考利息”能有几个钱啊,对不对。但你别忘记了--“时间+复利”是世界最伟大的力量,没有之一。
这力量有多大?这里普及一个72法则--一笔钱投资多少年可以翻倍?72除以参考利率。
举例:
1万钱,每年3%多少年可以变成2万?24年。[72/3=24年]
1万钱,每年8%多少年可以变成2万?9年 。[72/8=9年]
这个72法则极端情况不适用!
比如参考年化收益72%,一年后1万只能变成1.72万,不能变成2万。
比如参考年化收益36%,两年后1万只能变成1.85万,不能变成2万。
口口声声一丁点“参考利息”就可以获得保障,这参考利息可不是一丁点。
举个例子,平安安鑫保就是典型的返还行重疾险。
张小花,30岁,貌美如花,保障期限至60岁,缴费20年,保额50万,每年需要保费11000元。可以获得的保障:30-60岁:得病给50万;60岁:返还全部保费22万。这是典型的返还型保险,30年内生病了给50万看病去,没有生病,30年到期了把你缴纳的全部保费22万返还给你。等于你白得了这些年的保障,只是损失了一点参考利息,也就是参考利息成了保障的成本,如果参考利息真的是仨瓜俩枣真的太划算了!
我们不妨算算这些年我们损失了多少参考利息:按照今年最后一期五年期国债的参考利率4.22%计算:
第1年的11000在第30年变成11000*1.0422 ^30=38012
第2年的11000在第30年变成11000*1.0422 ^29=36473
……
第20年的11000在第30年变成11000*1.0422 ^11=17332
20年,每年一个11000元,在30年后将会变成506680元
20年,每年一个11000元,本金 合计220000元。
两者做减法:30年参考利息合计--286680元
足足28万的参考利息失踪了,你还觉得是一丁半点的参考利息吗?也就是张小花这份安鑫保30年的保障实际付出的保费有28万之多!!有没有很惊讶!而这28万事隐形的、看不见的参考利息损失,张小花却把它忽略了。张小花如果购买消费型的重疾险,50万保额,每年只需要2200左右。20年一共需要不到5万,5万是看得见的支出,所以花起来觉得肉疼。28万的看不见的支出,就可以无视吗,这算是你的沉默成本吗?
同理适用于退保,明明知道是屎一样的产品不是和自己,就是不想面对退保时看得见的那几千块钱的损失,就要继续缴费承担看不见的继续缴费十几万产生的几十万的参考利息损失。
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最后再强调一下,不是所有消费型的保险都是每年涨价,只有一年期的才会,健康之享、康惠保、瑞和、金钟罩这些,都是买的时候合同就写了以后每年都是固定的钱数,不会变!不会变!不会变!
|